查看原文
其他

清风“诵”廉丨历史廉洁故事三则


你有多久没朗读了?

很久了吧

 

现在

公司纪检监督工作部征集

“清流朗读者”活动 

旨在用声音传播廉洁从业理念

弘扬清风正气 

接下来

小编来带领大家一起倾听

第八期《历史廉洁故事三则》


朗读者简介





刘萍


六局发展公司西南分公司资源睿成·颐和九锦(一期)项目资料员




清正廉洁、奉公守法,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。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,廉洁自律、一清如水的仁人志士用自己的一生践行廉洁,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廉洁故事,也成为后人效仿的榜样。


0

1

公仪休拒鱼

鲁国宰相公仪休非常喜欢吃鱼,有一天,公仪休正和他的学生交谈,有人送来两条鲜活的大鲤鱼,公仪休婉言谢绝了。

他的学生不解地问:“老师,您不是很喜欢吃鱼吗?现在有人送鱼来,您为什么不接受呢?”公仪休答道:“正因为喜欢吃鱼,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,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,那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,这样就难免要违反国家的法律,如果犯了法,成了罪人,还能吃得上鱼吗?现在想吃就自己买,不是一直有鱼吃吗?

”不以恶小而为之,不为眼前蝇头小利失了本心,不对小问题、小错误抱有侥幸心理,方是为官处事的大智慧。


还有新鞋踩泥的故事:


0

2

新鞋踩泥

《松窗梦语》的作者张瀚初任御史时,曾去参见都台长官王延相。王延相没有大谈为官之道,只给张瀚讲述了自己的一次乘轿见闻:一天,乘轿进城,路遇大雨。一轿夫脚穿新鞋,从灰厂到长安街,小心翼翼择地而行,生怕弄脏了新鞋。进城后,路面泥泞渐多,轿夫一不小心,踩入泥水坑中,由此便高一脚低一脚地随意踩去,不复顾惜了……王延相说:“为官之道,亦犹是耳,倘一失足,将无所不至矣!”张瀚听了这个“新鞋踩泥”的故事后,“退而佩服公言,终生不敢忘”。此后多年,他严谨从政,廉洁为官,后来升任被称为“朝中第一官”的吏部尚书,建树颇多,名留青史。

反观现在许多贪污腐败案例,一些曾经的“好干部”到如今的“阶下囚”,往往就是从一次失足开始,逐渐走上甘于被“围猎”的违法犯罪道路。


历史上,一些官员却能以极高的标准自我约束,克己奉公,留下灭官烛看家书的美谈:


0

3

灭烛看家书

据宋周紫芝《竹坡诗话》记载:北宋时期有位州官,为人极其廉洁。一天晚上,有人从京城送来一封上司的来信。他猜想这一定是朝廷有什么重要指示,马上命令公差点上蜡烛阅读。谁知读了一半,他又命令把官家的蜡烛吹灭,把自己买来的蜡烛点上,继续往下看。公差很纳闷,难道官家买的蜡烛不及他自己出钱买的亮吗?后来才知道,那封信有小半是关于他留在京城家属的情况,他认为这是私事,不能点官家的蜡烛。

在有些人看来,为了半封家书,竟然换烛再读,实在有点“小题大做”。但正是这样的小事,却更能从细节上表现出一个人的品质,更足以让当今存在公“话”私打、公车私用、公请私吃、公费私游等等凡此种种揩公家油的一些领导干部汗颜。


做人要保持清廉的品行。不论干哪一行,特别是有了一定职权,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, “拒腐蚀,永不沾”,践初心,担使命。


欢迎转载,请注明来源!
内容来源:六局发展公司纪检监督工作部图文编辑:张同 梁佳佑 
猜你喜欢

应急管理普法 丨 公司开展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活动

发展 · 青年丨职场成长的那些事(二)

国以才治 企以才兴丨公司召开人才工作专题研讨会议

扫码关注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